Harriet Min Zhang
哈利
1. Projects
2. Public programmes
3. Writings
陳若璠:記憶,織入時空的像素
異物同名的命名政治:評張移北個展“請脱鋼盔”
民間的背面 Vol.10|古務運動發展小組:民間留給我們的聲音
無盡的時間裡,杉本博司在“剎那”間定格的消逝與殘存
複雜景觀|來自中國新一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思考展評
誰在負責情緒?
Enter player name: ____ / 輸入暱稱並開始
4. Translations
5. studio@DING
6. About
7. Chronological archive
Text
在对情绪互动与价值交换重度成瘾的当代,人际连结的样态变得双面;我们一边筑起情感私有化的围墙,一边又试图在公共空间的中心舞台展示被无限向下化约(reduce)的被动状态。在艺术家韩博的创作中,人事物的刻画成为他审视群我关系的方式。
在ISLE Gallery观看韩博最新个展“植物特有的修养”时,会想起社会学家Sherry Turkle的一本书,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with(逐字直译:潜于思绪中的、具有唤醒力的事物)。我们与事物的关系总是在变化,有时会赋予事物以实用主义意义,有时会把它们视为伴随关系(companionship)中的一部分并投射过盛的感情,有时也会在这个处处将关系商品化的当下,消费这些利用“群体性孤单”(参考Turkle另一本书,Alone Together)将事物包装成既溢价又不环保的次抛商品。总之,Turkle每一篇简短的社会学描述文本(或者理解为当代民族志的另一种说法)都在探索不同的维度,观察物品逐渐作为情绪和思绪参照物的过程,更在最后的章节中强调我们与记忆参照物多元的伴随关系。
韩博不局限于既定的美学理想之中,也并不过分强调技法技术,很多作品甚至没有具体的环境痕迹,他或许在主动选择一种安静、模糊的方式,通过斑驳的底色将人物和静物所处的时空蔓延开来。画中的人事物被剥掉了环境的外壳后,得以回到他们最初的样子。
其实韩博也不知道他们最初具体是怎样的,所以画面内容多少带着他对这些主体的想象。作品也没有明显复杂的叙事,静物画中的隐喻显得平静,画与画之间紧凑,情绪化作花果、蝴蝶、银杏、高墙……隐于画面的不同层次中。 韩博觉得每一天的事件虽然都是亲身经历,但又会有一些抽象,每当回过头观看自己之前的行为,都发现其实自己也是模棱两可的,好费劲。所以,虽然很多人都会思考被理性逻辑统治的人性画面,但观者在看到作品时,总会感受到一些只属于韩博的、不可互译、无法共度的伴随关系。
哈利:我特别喜欢展览最里面那面墙,肖像和静物画一幅隔着一幅地摆着,我相信你当时画画的时候也一定没想到画廊能够如此演绎。我观察到很多作品中其实都没有环境背景或者叙事,所以我想聊一聊《粉红色马戏团》,它的叙事元素看上去很丰富,其中的形象都是从何而来?
韩博:画中的形象来自我的一些记忆。我小时候生活在哈尔滨的某个区域,记得那里有泥泞的街巷,我的小学跟动物园也只是一墙之隔,所以我们经常去动物园看一些马戏表演。回忆中动物园里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异化的、神秘的形象,比如双头蛇,它对于我来说是很具象、很真实的存在,尽管它也仅仅只是存在于非常平面的想象中。我的画里面有时候会穿插一些魔幻的形象,貌似是某些图像记忆反映到了画面上吧。
这件作品主要还是想表达一种无奈。高空抛球的动作仿佛在表达一种脆弱,就像我有时候会觉得生活容易垮塌掉。我们不断向上抛,所有球都得抛到差不多的高度,我们还得分一些注意力去接住球,只有全神贯注地保持动力才能做好。
哈利:我发现你的作品中有挺多苦涩的形象,我也将你的作品理解为一味药,不知道你对苦的看法如何?
韩博:有一种苦是说不清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苦难每个人都会遭遇,我们也都希望能够理解这些苦难的降临,甚至全副武装地准备好,迎接它。但我认为这个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裹挟。比如苦难来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愤怒,甚至愤怒其实可能对我们来说还好一点,因为这就是个杠杆,会驱使我们慢慢消化,慢慢去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
但难就难在,当我们真正碰到的时候,还是会被吓一跳,然后就发现愤怒背后的因果虽然能够被慢慢理清,但情绪本身是找不到合适出口的,甚至我们找不到一个对情绪负责的人。这个人会是别人呢,还是自己呢,我们都不知道。
哈利:《多尘的黄昏》中质朴的妇人形象以及《芭比》中落泪的圣母是否呼应了你想表达的苦涩?
韩博:《多尘的黄昏》是在看完电影《隐入尘烟》之后画的,这大概是我近几年看过触动最深的电影了,其中的每个人物都让我印象很深,特别是那位女性的形象,她隐忍地生活,守望着美好。画面中的光影打得比较平,底色虽然是蓝黑色的,但人像的正面其实是比较元气的。这幅画我画了好多遍,反反复复地确认人物的样貌,我希望用作品和其中的形象来弥补我对女性的尊重。
《芭比》也是围绕女性展开的作品,但和《多尘的黄昏》非常不同。虽然作品名字叫《芭比》,但这个形象也可以被解读为原始的圣母形象的延伸。我当时也刚看完电影,芭比其实是一个枷锁,但电影没有被既定人物关系锁住,原有的理想主义很容易就破灭了。圣母的形象也是如此,包括一些其他文化中女性的形象都被赋予了理想主义色彩。至于为什么要让这个人物流泪,我当时可能是在思考,如果她获得某种权力的话,会不会像画面中如此痛苦。
哈利:《转经》和其他作品不太一样,它不是一幅坦培拉作品,画面中的人脸也被模糊掉了,我很好奇当时的创作。
韩博:《转经》是在接触坦培拉之前画的。当时我在甘南,一位老人坐在床上,像一个符号。我没有画他的脸,只是象征性地让他拥有一个形状,当时总觉得没有具体五官才是对的。研究坦培拉后,发现这种技法本身带有的粗粝感让我得以释放。我喜欢这种消退的感觉,因为我的生活体验也是这样,我总觉得人的形象多半是破损的,或者我们可能像一件衣服那样在褪色。
面临一种不太年轻、不再有锐气的状态,我既焦虑时间紧迫,又经常被一些美好事物宽慰到,所以自己时常处于情绪的两难之间。或许是平时的克制反而让我思考如何用外在显性的手法来修饰这些人,如何将尴尬的情绪折射到具体肖像上面。
哈利:展览标题来自巫昂的诗,诗中两次提到“沉默”,你如何看待“沉默”这个状态?
韩博:巫昂这首诗里面的意境我很有感触,读到的时候就觉得跟我现状很像。虽然她和她的同伴之间的沉默是因为互相信任、不许多言而沉默,但对我来说沉默是因为无法言说。有一部分作品描绘了一些婚礼场景,因为我经常会给朋友拍婚礼照片,也会作为旁观者见证美好。婚约传递的是不离不弃、彼此成就的关系的建立,但一条约定也带有约束力。
如果我们关注时政和战争,就会发现约定在暴力面前是一个很脆弱的存在,当我们面对这种不加控制的恶和污染,那些情和爱的约定突然变得它太渺小了,于是我们不仅不为世界发声,我们也逐渐不爱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了。
沉默大概是必然的吧,至少对我来说,我越来越难以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比如,虽然我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实事,但我在创作时也会避免明显的痕迹,我可能是在主动选择一种模糊性吧,通过斑驳把时空蔓延开来,让大家先回到童真、回到美好、回到人最初的样子。
我也经常思考,我们每个人的出处和归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形象是怎样的?我觉得只有当我们回到情绪本身,开始看到廉价情绪的不必要,理解生命所需要的生动和慈爱之后,才能够真的遵守约定,彼此成就,才能破掉沉默的魔咒吧。
External link:
Article published on 藝術栗子’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
哈利
2. Public programmes
3. Writings
陳若璠:記憶,織入時空的像素
異物同名的命名政治:評張移北個展“請脱鋼盔”
民間的背面 Vol.10|古務運動發展小組:民間留給我們的聲音
無盡的時間裡,杉本博司在“剎那”間定格的消逝與殘存
複雜景觀|來自中國新一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思考展評
誰在負責情緒?
Enter player name: ____ / 輸入暱稱並開始
4. Translations
5. studio@DING
6. About
7. Chronological archive
誰在負責情緒?
Review, interview
for 藝術栗子
published oline on 17 Nov 2023
Review, interview
for 藝術栗子
published oline on 17 Nov 2023
Text
在对情绪互动与价值交换重度成瘾的当代,人际连结的样态变得双面;我们一边筑起情感私有化的围墙,一边又试图在公共空间的中心舞台展示被无限向下化约(reduce)的被动状态。在艺术家韩博的创作中,人事物的刻画成为他审视群我关系的方式。
在ISLE Gallery观看韩博最新个展“植物特有的修养”时,会想起社会学家Sherry Turkle的一本书,Evocative Objects: Things We Think with(逐字直译:潜于思绪中的、具有唤醒力的事物)。我们与事物的关系总是在变化,有时会赋予事物以实用主义意义,有时会把它们视为伴随关系(companionship)中的一部分并投射过盛的感情,有时也会在这个处处将关系商品化的当下,消费这些利用“群体性孤单”(参考Turkle另一本书,Alone Together)将事物包装成既溢价又不环保的次抛商品。总之,Turkle每一篇简短的社会学描述文本(或者理解为当代民族志的另一种说法)都在探索不同的维度,观察物品逐渐作为情绪和思绪参照物的过程,更在最后的章节中强调我们与记忆参照物多元的伴随关系。
韩博不局限于既定的美学理想之中,也并不过分强调技法技术,很多作品甚至没有具体的环境痕迹,他或许在主动选择一种安静、模糊的方式,通过斑驳的底色将人物和静物所处的时空蔓延开来。画中的人事物被剥掉了环境的外壳后,得以回到他们最初的样子。
其实韩博也不知道他们最初具体是怎样的,所以画面内容多少带着他对这些主体的想象。作品也没有明显复杂的叙事,静物画中的隐喻显得平静,画与画之间紧凑,情绪化作花果、蝴蝶、银杏、高墙……隐于画面的不同层次中。 韩博觉得每一天的事件虽然都是亲身经历,但又会有一些抽象,每当回过头观看自己之前的行为,都发现其实自己也是模棱两可的,好费劲。所以,虽然很多人都会思考被理性逻辑统治的人性画面,但观者在看到作品时,总会感受到一些只属于韩博的、不可互译、无法共度的伴随关系。
哈利:我特别喜欢展览最里面那面墙,肖像和静物画一幅隔着一幅地摆着,我相信你当时画画的时候也一定没想到画廊能够如此演绎。我观察到很多作品中其实都没有环境背景或者叙事,所以我想聊一聊《粉红色马戏团》,它的叙事元素看上去很丰富,其中的形象都是从何而来?
韩博:画中的形象来自我的一些记忆。我小时候生活在哈尔滨的某个区域,记得那里有泥泞的街巷,我的小学跟动物园也只是一墙之隔,所以我们经常去动物园看一些马戏表演。回忆中动物园里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异化的、神秘的形象,比如双头蛇,它对于我来说是很具象、很真实的存在,尽管它也仅仅只是存在于非常平面的想象中。我的画里面有时候会穿插一些魔幻的形象,貌似是某些图像记忆反映到了画面上吧。
这件作品主要还是想表达一种无奈。高空抛球的动作仿佛在表达一种脆弱,就像我有时候会觉得生活容易垮塌掉。我们不断向上抛,所有球都得抛到差不多的高度,我们还得分一些注意力去接住球,只有全神贯注地保持动力才能做好。
哈利:我发现你的作品中有挺多苦涩的形象,我也将你的作品理解为一味药,不知道你对苦的看法如何?
韩博:有一种苦是说不清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苦难每个人都会遭遇,我们也都希望能够理解这些苦难的降临,甚至全副武装地准备好,迎接它。但我认为这个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裹挟。比如苦难来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愤怒,甚至愤怒其实可能对我们来说还好一点,因为这就是个杠杆,会驱使我们慢慢消化,慢慢去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
但难就难在,当我们真正碰到的时候,还是会被吓一跳,然后就发现愤怒背后的因果虽然能够被慢慢理清,但情绪本身是找不到合适出口的,甚至我们找不到一个对情绪负责的人。这个人会是别人呢,还是自己呢,我们都不知道。
哈利:《多尘的黄昏》中质朴的妇人形象以及《芭比》中落泪的圣母是否呼应了你想表达的苦涩?
韩博:《多尘的黄昏》是在看完电影《隐入尘烟》之后画的,这大概是我近几年看过触动最深的电影了,其中的每个人物都让我印象很深,特别是那位女性的形象,她隐忍地生活,守望着美好。画面中的光影打得比较平,底色虽然是蓝黑色的,但人像的正面其实是比较元气的。这幅画我画了好多遍,反反复复地确认人物的样貌,我希望用作品和其中的形象来弥补我对女性的尊重。
《芭比》也是围绕女性展开的作品,但和《多尘的黄昏》非常不同。虽然作品名字叫《芭比》,但这个形象也可以被解读为原始的圣母形象的延伸。我当时也刚看完电影,芭比其实是一个枷锁,但电影没有被既定人物关系锁住,原有的理想主义很容易就破灭了。圣母的形象也是如此,包括一些其他文化中女性的形象都被赋予了理想主义色彩。至于为什么要让这个人物流泪,我当时可能是在思考,如果她获得某种权力的话,会不会像画面中如此痛苦。
哈利:《转经》和其他作品不太一样,它不是一幅坦培拉作品,画面中的人脸也被模糊掉了,我很好奇当时的创作。
韩博:《转经》是在接触坦培拉之前画的。当时我在甘南,一位老人坐在床上,像一个符号。我没有画他的脸,只是象征性地让他拥有一个形状,当时总觉得没有具体五官才是对的。研究坦培拉后,发现这种技法本身带有的粗粝感让我得以释放。我喜欢这种消退的感觉,因为我的生活体验也是这样,我总觉得人的形象多半是破损的,或者我们可能像一件衣服那样在褪色。
面临一种不太年轻、不再有锐气的状态,我既焦虑时间紧迫,又经常被一些美好事物宽慰到,所以自己时常处于情绪的两难之间。或许是平时的克制反而让我思考如何用外在显性的手法来修饰这些人,如何将尴尬的情绪折射到具体肖像上面。
哈利:展览标题来自巫昂的诗,诗中两次提到“沉默”,你如何看待“沉默”这个状态?
韩博:巫昂这首诗里面的意境我很有感触,读到的时候就觉得跟我现状很像。虽然她和她的同伴之间的沉默是因为互相信任、不许多言而沉默,但对我来说沉默是因为无法言说。有一部分作品描绘了一些婚礼场景,因为我经常会给朋友拍婚礼照片,也会作为旁观者见证美好。婚约传递的是不离不弃、彼此成就的关系的建立,但一条约定也带有约束力。
如果我们关注时政和战争,就会发现约定在暴力面前是一个很脆弱的存在,当我们面对这种不加控制的恶和污染,那些情和爱的约定突然变得它太渺小了,于是我们不仅不为世界发声,我们也逐渐不爱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了。
沉默大概是必然的吧,至少对我来说,我越来越难以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到底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比如,虽然我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实事,但我在创作时也会避免明显的痕迹,我可能是在主动选择一种模糊性吧,通过斑驳把时空蔓延开来,让大家先回到童真、回到美好、回到人最初的样子。
我也经常思考,我们每个人的出处和归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的形象是怎样的?我觉得只有当我们回到情绪本身,开始看到廉价情绪的不必要,理解生命所需要的生动和慈爱之后,才能够真的遵守约定,彼此成就,才能破掉沉默的魔咒吧。
External link:
Article published on 藝術栗子’s WeChat official account.